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水展

上海国际水处理展览会(环保水处理/膜与水处理)

AQUATECH CHINA 2023

2023年6月5-7日

上海 | 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距离开展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全球首家“双模式”海水淡化厂落成并投产

全球首家“双模式”海水淡化厂落成并投产

 

文章来源:Aquatech Online

 

海水和雨水“双模式”

 

在经历了“不可抗力”的新冠疫情考验之后,一个“双模式”海水淡化厂在新加坡完成了测试和调试。

 

据称,新加坡吉宝湾东码头海水淡化厂(KMEDP)是在相应条件下,全球首个具备同时处理海水或淡水水处理基地。

 

KMEDP于6月底开始运营,并根据与国家水务局(PUB)的建设、归属和运营(DBOO)协议建造。该工厂将由Keppel Infrastructure的全资子公司Marina East water负责运营,日产饮用水量可达13.7万立方米。

 

复杂的设置

 

MCA公司的负责人Graeme Pearce博士以泰晤士水务公司位于伦敦的贝克顿海水淡化厂和坦帕湾海水淡化厂为例说,“可变盐度”海水淡化的概念是存在的。

 

尽管存在先例,但KMEDP可以说是第一个可以人为改变水源的水处理厂,而不是像依赖如潮汐这样的自然现象来改变给水。

 

“ 虽然双进水系统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它的设置却很复杂。”

 

在接受Aquatech在线采访时,Graeme Pearce博士说:“虽然双进水系统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这是一个复杂的装置,其后果会影响节能、复能、泵和控制装置。”

 

这与海水中的总溶解固体(TDS)在40000 mg/L范围内有关,而泻湖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则在2000 mg/L范围内。

 

“这意味着KMEDP设计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运行模式。” Graeme Pearce博士补充说明:“理想情况下,它将设计有两套膜系统,以适用于产生变化的给水。

 

工程设计节能环保

 

借助于KMEDP采用的双进水系统:在干燥天气下处理泵送的海水;而在降雨天气下,则改为对雨水进行处理,生产饮用水,并达到更低能耗的效果。

 

Keppel Infrastructure公司工程师Aecom表示说,与典型的海水淡化厂相比,这样更节能。
工程设计包括从海水和水库为水源给水进入双流室,通过絮凝和溶气浮选进行预处理、超滤、双反渗透系统,最后以后置紫外线消毒系统结束整个处理工艺过程。

 

除了可以在海水和淡水水源间进行给水切换,KMEDP还实现了其他能源优化功能,包括直接耦合和渗透分离。为该项目提供超滤膜(UF)的技术合作伙伴Pentair滨特尔公司表示,KMEDP也是新加坡第一家采用UF-RO超滤-反渗透耦合水处理方法的大型海水淡化厂。大大节省和减配了由于常规RO反渗透处理配置的罐和泵,从而实现了“显著的成本、空间和能源节约”。

 

一个“脱俗”的水处理厂

 

KMEDP因其顺畅的设计、与周围的绿化等环境合理结合,有别于“传统的水处理厂”而受到PUB的认可。同时,工厂也从设计伊始就纳入环保元素,包括雨水收集池和雨水管理系统等。

 

“多重土地利用”则通过将处理设施安置在地面之下,通过观景廊观看而实现的。Keppel Infrastructure公司说,这为社区活动腾出了近2万平方米的开放式绿色屋顶空间。PUB首席执行官Ng Joo Hee表示,新项目可能会像Marina Barrage大坝一样成为标志性建筑。

 

 

Ng Joo Hee表示:“具备这些特点的KMEDP海水淡化厂让人翘首以待:这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两用海水淡化厂,同时也是一座美丽的建筑,与周边公园完美地融为一体,并对公众开放。”

 

Keppel Infrastructure公司首席执行官On Tiong guan博士说:“由于减少使用人力的要求,在此次疫情期间完成最后一圈测试和调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而克服这些挑战、如期交付项目并迅速投入运营则充分证明了Keppel公司的在强压之下的高意志力和执行力。”

 

推荐展会

ECO
FTC
智慧环保展
广东国际水展
北京国际水展